諾福克南方航空第三季度收入下降| mtgamer.com
Norfolk Southern’s Central of Georgia heritage locomotive leads an intermodal train. (Photo: NS)

諾福克南方航空第三季度收入下降

由於第三季度收入低於預期以及來自 BNSF 和 CSX 的競爭壓力加大,諾福克南方航空大力宣傳效率提升、強大的服務水平和安全改進。週四市場收盤後,首席執行官馬克·喬治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諾福克南方航空在充滿活力的貨運市場的推動下,在安全、服務和生產力方面取得了四分之一的強勁業績。” “整個Thoroughbred團隊齊心協力,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服務,創造了燃油效率的歷史記錄,實施了關鍵的生產力計劃,並完成了一項重大的土地出售,這將在未來幾年提供鐵路運輸量。我感到自豪的是,我們的團隊紀律嚴明、專注,推動了成果,並鞏固了我們長期成功的基礎。”考慮到2023年2月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脫軌事件以及合併相關成本和重組的影響,該鐵路的營業收入增長2%,達到11.3億美元,收入增長2%,達到31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也上漲 2%,至 3.30 美元。調整後的運營率為 63.3%,低於上年同期的 63.4%。這家總部位於亞特蘭大的鐵路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NSC)與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UNP)的盈利在同一天公佈,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是其價值 8,500 萬美元的合併提案的合作夥伴,如果合併提案獲得批准,將創建第一條橫貫大陸的貨運鐵路。公司宣布,他們將能夠在 10 月 29 日之前提交正式的合併申請。財務業績包括 9 月份以 9000 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了毗鄰費城港的 152 英畝 Mustin Yard 設施。本季度總體成交量保持平穩。產品運輸量增長 6%,但多式聯運下降 2%,煤炭運輸量下降 5%。諾福克南方鐵路公司的運輸前景好壞參半,該鐵路公司表示,預計對 BNSF 和 CSX(納斯達克股票代碼:CSX)擬議的 UP-NS 合併的反應將損害其國內非優質多式聯運量。 8 月份宣佈建立連接東南部和西南部的 BNSF-CSX 多式聯運聯盟,導致 9 月份開始 NS 多式聯運量下降。喬治在鐵路財報發布會上表示:“由於競爭對手對合併公告的反應,我們開始看到一些收入受到侵蝕。” “我們預計第四季度的影響將會加大,並且在中短期內仍然具有挑戰性。”他說,容易受到 BNSF-CSX 互換影響的主要是東南部的交通。諾福克南方航空的其他國內多式聯運專營權周圍有一條隱喻的護城河。首先,該鐵路的 JB Hunt 聯運量中有一半是在其自己的網絡上開始和結束的。其次,在許多市場中,鐵路路線和碼頭空間可以將貨物運送到比 CSX 更接近消費者的地方。 “這確實無法在任何地方復制,”首席商務官埃德·埃爾金斯說。至於國內橫貫大陸的交通,NS 和 UP 將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的 UP 與密西西比州默里迪恩連接起來。由於與加拿大太平洋堪薩斯城合資的連接 NS 的 302 英里 Meridian 高速公路,它擁有東南部和西南部之間最短、最快的航線。 Miss NS 還在卡羅來納州、佛羅里達州和佐治亞州擁有碼頭容量。埃爾金斯說:“因此,我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貨主將就將貨物運往何處做出正確的決定。”由於客戶增長預測未能實現,收入也出現下降。隨著收入下降,NS 將 2025 年生產力目標提高了 2500 萬美元至 2 億美元。首席運營官約翰·奧爾 (John Orr) 表示,得益於精簡的運營和生產力的提高,NS 正在努力超越成本削減目標,例如在工資員工減少 3% 的情況下,總噸英里增加了 4%。奧爾表示,該公司在本季度將列車乘務員人數減少了 19%,並將 Amtrak 列車與主機相關的延誤次數減少了 26%。燃油效率提升5%,創下季度新紀錄;與一年前相比,運營和服務指標基本持平。鐵路基礎安全措施不斷完善。與2024年相比,人身傷害率下降了7.8%,但列車事故率卻上升了27.7%。喬治說:“儘管未來的宏觀環境不確定,競爭壓力明顯增加,但我們目前正在運營一條非常好的鐵路。因此,我們的收入未來可能會波動,但我們絕對致力於安全、服務和維持我們的成本結構。” “我們將竭盡全力爭取我們擁有的每一單位和每一美元。請放心,我們與 UP 的合併計劃提供了許多即將到來的機會,並將為我們的國家和我們的客戶帶來巨大的利益。”訂閱 FreightWaves 的鐵路電子通訊,直接將鐵路運輸的最新信息發送到您的收件箱。相關報導: 第一眼:諾福克南方公司第三季度收益 聯合太平洋公司利潤因運營效率和定價收益而上升 第一眼:聯合太平洋公司第三季度收益 貨運機車銷售隊伍 Wabtec 收益 諾福克南方公司第三季度收入下降首先出現在 FreightWaves 上。


已发布: 2025-10-23 18:50:00

来源: finance.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