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名叫 Arnie 的魚游了 830 公里的創紀錄距離,大部分時間都在逆流而上| mtgamer.com

Watch CBS News

一條名叫 Arnie 的魚游了 830 公里的創紀錄距離,大部分時間都在逆流而上

澳大利亞淡水墨累鱈魚沿著主要河流系統游泳了 830 公里的馬拉松距離,這被認為是該物種的記錄,令科學家們感到驚訝。 Arthur Rylah 研究所的研究員 Zeb Tonkin 表示,這條魚以最近退役的澳大利亞奧運冠軍 Ariarne Titmus 的名字命名為 Arnie,於 2022 年初在悉尼以西約 13 小時車程的 Mullaroo Creek 首次被貼上標籤。托金說,今年春天洪水襲擊該地區時,他已經用了四年,體重為 3.7 磅,“起飛”,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完成了最初的 700 公里的逆流而上。這種有鱗的河流居民是一種頂級水生掠食者,由於墨累河沿岸的障礙物被拆除以允許洪水流動,因此能夠移動更遠的距離。 “它基本上讓魚可以自由移動,”托金說。然後,在過去的 12 個月裡,阿尼轉身又向下游遊了 60 英里回家。幾週前,科學家們在與同事分享數據時才發現了這種魚的遷徙程度。托金說:“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研究這些物種……我們以前從未見過如此大規模的移動。” “對於墨累鱈來說,最好的移動距離可能是 160 公里(100 英里)左右。”托金說,了解墨累鱈可以讓科學家調整水流以保護環境。托金的研究所隸屬於維多利亞州能源、環境和氣候行動部。根據澳大利亞政府對魚類種群的調查,這種魚與海洋鱈魚品種無關,壽命可以超過 48 年,長到約 6 英尺高,重量超過 500 磅。 2011 年 11 月 7 日,悉尼水族館裡一條一米長的墨累鱈魚“Muzza”正在等待餵食。 GREG WOOD/法新社,蓋蒂圖片社 “如果我們看到這個物種繁殖、生長和遷徙良好,那就很好地表明整個生態系統相當健康,”托金說。這個為期十年的魚類標籤項目與馬利流域管理當局密切合作。該項目由國家資助的墨累生活計劃提供資金,該計劃由墨累-達令盆地管理局管理。據澳大利亞博物館介紹,墨累鱈有一個凹形的鼻子、大嘴和小眼睛。它捕食魚類、軟體動物、海龜和一些小型陸地動物,包括鳥類、哺乳動物和蛇。根據《澳大利亞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墨累鱈魚被列為“脆弱”魚類。據澳大利亞博物館稱,該物種的數量急劇下降,最初是由於商業捕撈所致。 “最近,過度捕撈、河流退化和人類對環境的改變導致了人口的大幅下降,”博物館表示。 “墨累鱈魚現在在大多數地區都相對罕見。”


已发布: 2025-10-27 16:05:00

来源: www.cbs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