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雙重泡沫問題
獲取免費更新 只需註冊即可直接將技術行業 myFT Digest 發送到您的收件箱。股市空頭再次出沒,抱怨科技泡沫的危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英格蘭銀行、高盛、摩根大通和花旗銀行的 Ursine 分析師警告稱,估值正在上升至 25 年前互聯網泡沫破滅以來的最高水平。隱含的信息是人工智能被誇大了。西海岸看漲的科技兄弟們的反應是聳聳肩並繼續投資;這就區分了“好的”工業投資泡沫和“壞的”投機性金融泡沫。但很有可能我們兩者都經歷過。良好泡沫理論最直言不諱的支持者之一是谷歌前老闆埃里克·施密特。 “泡沫很棒。讓泡沫持續下去,”他上週在 Sifted 峰會上告訴我。它們的歷史作用是將大量資本引導至對世界有利的前沿技術和基礎設施。然而,最新的技術變革帶來了新的發展:人工智能有一天將遠遠超過人類的認知能力。 “我不認為它被誇大了,我認為它被誇大了。我期待它在五年或十年內被證明是正確的。”估值可能看起來被誇大了。因此,作為一個思想實驗,施密特問道:如果一家科技公司實現了通用人工智能(AGI),然後是超級智能,會發生什麼?這樣的技術將超越人類知識的總和,解決世界上最困難的問題。 “這家公司值多少錢?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數字。比歷史上任何其他公司都大得多,可能永遠都大。”當然,有些公司過度投資基礎設施並破產,例如在 20 世紀 90 年代建造電信基礎設施的 Global Crossing 和不得不兩次資本重組的英吉利海峽隧道公司 (Channel Tunnel)。但施密特否認了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當今財務實力雄厚的人工智能公司身上的想法。 “那些用辛苦賺來的錢進行投資的人相信,長期的經濟回報是巨大的。否則他們為什麼要冒這個風險呢?”他說。 “這些人並不傻。”即使我們接受這一說法,也很難忽視工業投資熱潮中產生的金融泡沫。私營公司 OpenAI 的目標是今年燒掉 85 億美元現金,其估值是否達到 5000 億美元(除非它達到 AGI)?對於數據和人工智能公司 Palantir 來說,以 225 倍的遠期市盈率(標準普爾 500 強公司中的最高估值)進行交易是否有意義?充其量,這樣的估值包含了對這些公司長期盈利能力的大膽假設。在最壞的情況下,它們看起來就像是來自未來的昂貴的彩票。賣空對沖基金已經受到嚴格審查,但考慮到市場的強勁勢頭,它們目前正遭受嚴重損失。一些基金經理正在密切關注比特幣礦工,他們正在迅速轉向人工智能計算服務。他們認為,像 Cipher Mining 和 Terawulf 這樣的公司主要通過債務和可轉換債券為其擴張提供資金,因此可能容易受到需求下降的影響。汽車供應商第一品牌集團的倒閉已經引起私人信貸市場的動盪。甚至包括 OpenAI 首席執行官布雷特·泰勒 (Bret Taylor) 在內的一些科技行業人士也將其與互聯網泡沫相提並論,並認為估值可能已經超出了現實。泰勒最近告訴 The Verge,人工智能將改變經濟並在未來創造巨大的價值。但他補充道:“我認為我們也處於泡沫之中,很多人都會損失很多錢。”本週,當被問及我們是否處於人工智能泡沫時,科學家兼企業家斯蒂芬·沃爾夫拉姆 (Stephen Wolfram) 表示:“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他對有關 AGI 的所有討論有何看法? “這是毫無意義的,”他在倫敦數學科學研究所接受台上採訪時說道。對於另一位參與者來說,以雄心而不是現實來命名一項技術似乎很奇怪,就像將經濟描述為普遍繁榮一樣。還有人質疑,人工智能投資熱潮是否會留下21世紀的計算基礎設施,就像之前的投資熱潮留下鐵軌、電網和電信網絡一樣。正如技術分析師 Azeem Azhar 和 Nathan Warren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樣,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相關資本支出都花在了英偉達圖形處理單元等短期資產上。但正如作者指出的那樣,GPU 的老化速度很快,邊緣應用的使用壽命約為三年。這意味著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資必須在幾年內而不是幾代人內產生回報。不過,他們補充說,貶值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約束。毫無疑問,人工智能開啟了各種目前無法預測、建模或評估的科學和經濟可能性。沃爾夫勒姆認為,人工智能可以改變科學發現,因為它擁有解決許多問題的額外計算能力。目前,人類依靠1000億個神經元來了解宇宙。人工智能可以為我們提供 100 噸神經元,能帶來什麼?這位科學家說,他已經實現“人工智能夢想”40年了。現在看來,這個想法終於要實現了。問題是:什麼價格? john.thornhill@ft.com視頻:也許還記得我 | FT 戲劇
已发布: 2025-10-16 14:54:00
来源: www.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