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羅希特·夏爾馬花了18年才成為世界第一ODI擊球手?
週三,印度隊揭幕戰選手羅希特·夏爾馬 (Rohit Sharma) 職業生涯首次成為 ICC 的 ODI 頭號擊球手。為什麼他花了18年才做到這一點? Rohit Sharma 時隔 18 年在 ODI 排名中排名第一。 11,370 的跑步次數足以說明他的名字。他還保持著 ODI 個人最高得分記錄,並在男子 ODI 比賽中取得了 10 個雙百分中的 3 個。沒有人擁有超過一個。 2007年,羅希特在對陣愛爾蘭的比賽中首次亮相ODI,但在那場比賽中沒有進球。他以這種形式的第一局是在貝爾法斯特對陣南非,他九球打出八球。自 2007 年以來,他參加了 276 場比賽,每個日曆年都參加 ODI。因此,他直到 2025 年才登上 ICC 排名榜首的位置當然令人驚訝。羅希特怎麼可能不穩居第一十八年呢?迄今為止,眾所周知的事實是,羅希特早期的 ODI 職業生涯相當坎坷。事實上,他直到2013年開始定期擊球才達到現在的高度。到2012年底,他的ODI記錄相當有限;在86場比賽中,他的得分為1978分,得分為30.43,命中率為78。這對於一個偉大的球員或能夠在ICC排名中名列前茅的人來說很難有這樣的數字。 2008年和2009年的大部分時間裡,羅希特的ODI排名徘徊在80位左右。 2012年底,他的世界排名第56位。了解更多:滿分 10 分:印度 ODI 系列賽 1-2 輸給澳大利亞後的球員評分 接下來是 2013 年,這對羅希特來說是美好的一年。升至排行榜首位後,他以平均 52 分、81 的命中率獲得 1,196 分,這足以讓他在年底排名上升至第 18 位。在接下來的七個日曆年中,羅希特的場均得分都超過了50,其中有3次場均得分超過60。他的命中率一直徘徊在90多歲的高位,並在2018年突破了100。2014年底,羅希特排名第19位。到 2015 年,排名第 13 位;到 2016 年,排名第 9 位。你問他有多少次榮登排行榜榜首?絕不。 Rohit Sharma – 每個日曆年末的 ICC ODI 擊球排名 年份排名 2007 前 100 名之外 2008 75 2009 99 2010 59 2011 34 2012 56 2013 18 2014 19 2015 13 2016 9 2017 5 2018 2 2019 2 2020 2 2021 3 2022 9 2023 4 2024 2 羅希特成為第一的最大障礙:維拉特·科利 簡單地說,羅希特很不幸(當然是不同意義上的幸運),他的職業生涯和巔峰期與維拉特·科利幾乎完全重合。科利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單日選手,他牢牢佔據了 ODI 榜首的位置。從2016年7月6日到2021年3月28日,他沒有從巔峰跌落。原因很容易理解;在此期間,科利在82局比賽中得到近5000分,場均得分達到驚人的75.1分,得到98分。印度在 2020 年至 2022 年期間進行了零星的 ODI;三年內才14歲。在此期間,科利跌至第二位,羅希特跌至第三位。當時正在崛起的巴巴爾·阿扎姆(Babar Azam)獲得了第一名。羅希特在職業生涯後期的複興,從 2023 年開始,更加勇敢地開啟了新的篇章,這幫助他重新奪回了地位。當年年初,他的評分為 705,排名第九。 Kohli 以 707 的評分排名第八。到 2023 年底,兩人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另請閱讀:262,144 次機會中有 1 次:印度將連敗場次減少至 18 場,從而擴大了 ODI 世界紀錄。印度三人組羅希特、科利和舒布曼·吉爾自 2024 年以來一直穩居前五。迄今為止,吉爾在這種賽制中的生產力幫助他將羅希特和科利拒之門外。今年3月10日,冠軍獎杯決賽結束後,吉爾獲得第一,羅希特獲得第三,科利獲得第五。他們將這些冠軍帶到了最近對陣澳大利亞的 ODI 系列賽中。科利首次在 ODI 比賽中連續得分兩分,而吉爾在他第一次澳大利亞 ODI 巡迴賽中僅取得 43 分。另一方面,羅希特以平均 101 分的 202 分成為該系列賽的最高得分手。羅希特和吉爾的擊球組合足以讓他擊敗他的開場搭檔(以及阿富汗的易卜拉欣·扎德蘭),佔據榜首。與此同時,科利儘管在系列賽的最後一場比賽中取得了半個世紀不敗的成績,但從第五名跌至第六名。關注 Wisden,了解所有最新的板球更新,包括實時比分、比賽統計數據、測驗等。隨時了解最新的板球新聞、球員更新、球隊排名、比賽亮點、視頻分析和現場比賽賠率。封面故事熱門故事亞洲封面故事英國封面故事Rohit Sharma印度封面故事系列封面故事
已发布: 2025-10-29 13:11:00
来源: www.wisd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