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關稅協議能否扭轉局勢,對中國有利?| mtgamer.com
The U.S.-China trade deal has pared back U.S. tariffs on some Chinese products to levels that are nominally near or below those President Trump has put on products from other countries.Credit...Haiyun Jiang/The New York Times

特朗普的關稅協議能否扭轉局勢,對中國有利?

對於生活方式和旅遊品牌 Cocoon USA 的總經理特拉維斯·麥克馬斯特 (Travis McMaster) 來說,今年從外國供應商那裡訂購就像賭博一樣。上週讀到美中貿易休戰的消息後,麥克馬斯特先生鬆了口氣,終於取得了勝利。他估計,特朗普總統削減中國產品關稅的決定將為他本週從中國運來的貨物節省約 3 萬美元的關稅成本,這或許足以在 Cocoon 總部所在的華盛頓小鎮僱用另一名季節性員工。但關稅協議也有一個缺點。今年春天,Cocoon 開始將部分生產轉移到印度,以避免來自中國的高關稅。但過去幾個月,特朗普將對印度的關稅提高了 50%,同時將 Cocoon 的中國商品關稅削減至 30%,打亂了該公司的計劃。麥克馬斯特對印度提高產量所花費的時間感到遺憾。他說,至少現在,“我不會再浪費精力試圖離開中國。”在關稅威脅和貿易協定經歷了混亂的一年之後,美國發現自己(至少暫時)處於令人驚訝的境地。面對與中國潛在的破壞性貿易爭端,特朗普同意將他用來懲罰中國在芬太尼流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20%關稅減半。這導緻美國對一些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名義上接近,有時甚至低於對其他國家(包括瑞士、印度、巴西和加拿大等一些盟國)徵收的關稅。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計算,今年中國商品的平均有效關稅上升了 20.2 個百分點,而世界其他地區的平均有效關稅上升了 17.3 個百分點。彼得森研究所經濟學家查德·P·鮑恩(Chad P. Bown)計算出中國的平均關稅率為47.6%,但尚不清楚這與美國對其他國家的關稅相比如何。依賴與中國做生意的公司對關稅削減表示感謝,儘管他們很難理解最新協議對他們意味著什麼以及會持續多久。一些經濟學家和高管表示,這一結果可能會減緩企業尋找中國替代品的步伐,從而可能使美國官員減少美國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的長期努力變得複雜化。許多公司仍然致力於產品來源多元化,並對將自己的財富長期與中國聯繫在一起持謹慎態度。然而,目前的關稅制度部分消除了企業在中國境外尋找工廠的需要。它還損害了企業將工廠遷往巴西、越南和印度所期望獲得的經濟效益。 “如果這是最終的關稅結構,那麼就沒有太多動力將關稅轉移出中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經濟學家布拉德·塞策(Brad Setser)表示。他認為,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稅差異現在比特朗普在 2024 年競選中提出的要小得多,當時他提議對中國商品徵收 60% 的關稅,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商品徵收 10% 至 20% 的關稅。對汽車零部件、藥品和半導體等產品徵稅將對中國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官員們還辯稱,政府的重點是結束中國對稀土等其他產品的束縛。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特朗普已承諾“通過振興國內製造業和工業來結束美國的對外依賴”。他說,貿易協定和數万億美元的投資承諾“證明特朗普政府的貿易和關稅政策正在兌現這一承諾”。中國的報復能力似乎是該國沒有像印度和巴西那樣面臨更嚴厲關稅的原因之一。特朗普一再威脅要對中國征收三位數的關稅,但北京的回應是回擊美國的痛處。他建立了一個制度來監管稀土礦物的出口並限制這些供應,並威脅要關閉美國汽車和其他工廠。這個策略奏效了。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退出了談判,對芬太尼提出了比加拿大等國家更低的關稅,加拿大曾試圖安撫特朗普。上週在韓國舉行會議後,特朗普同意暫停對中國船隻徵收新關稅,推遲對數千家中國企業實施制裁,並削減 10% 的關稅。中國表示將暫停對稀土元素的部分限制一年,並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他還表示,他將收緊用於製造芬太尼的化學品的供應。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肖恩·斯坦表示,兩家公司認為該協議“向前邁出了非常有力的一步,為美中關係中正在發生的事情帶來了一些確定性和一些可預測性”。不過,他也同意該交易可能會降低企業尋求中國替代品的動力。他說,許多公司發現“任何地方都無法複製中國的製造生態系統和成本效率。”他補充說,其他市場關稅最終可能走向的不穩定和不可預測性,使得企業“對於將供應鍊網絡擴展到中國以外的情況更加猶豫不決”。 “特朗普政府上任之初,人們就非常清楚地意識到,企業將承受很大壓力,將供應鏈遷出中國,”斯坦表示。 “但目前,這種壓力尚未成為現實。”繼上周達成協議後,特朗普今年將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 20% 的關稅。其中包括對芬太尼徵收 10% 的關稅,以及特朗普所說的另外 10% 的關稅,旨在減緩中國進口商品流入美國的速度。中國商品還受到特朗普對汽車、鋼鐵和鋁等行業的全球關稅以及先前存在的世界貿易組織關稅的影響,而且中國商品獲得的關稅豁免比許多其他國家要少。澳大利亞現在與中國的反向利率相同。美國政府表示,關稅旨在抵消美國的貿易逆差,但美國對英國和澳大利亞都有貿易順差,而去年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接近 3000 億美元。美國對巴西也有貿易順差。但特朗普對巴西和印度的商品徵收了 50% 的關稅,原因是巴西對待這位前總統的方式存在分歧,而印度拒絕承認特朗普與巴基斯坦實現了和平。特朗普還對瑞士徵收 39% 的關稅,以應對該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儘管最近的貿易大部分是金條,投資者進口金條是為了對沖關稅。儘管實際上許多原產於加拿大的產品根據美墨加協定可以免稅,但名義稅率仍遠高於中國對芬太尼徵收的10%關稅,儘管來自中國的芬太尼遠多於來自加拿大的芬太尼。但經濟學家表示,越南和柬埔寨等國家可能會因政府計劃對含有一定量中國成分的商品徵收額外稅而受到沉重打擊。一系列策略 對於許多多年來一直計劃撤離中國的公司來說,對中國製造的商品關稅普遍降低 10% 並不足以導致突然的戰略變化。企業還擔心美國與中國的貿易休戰可能會像以前發生的那樣迅速崩潰。 “百分之十還不足以讓事情順利進行,”上海供應鏈顧問卡梅倫約翰遜說。他表示,他的許多客戶仍在等待特朗普明年在中國再次會見習近平時事情會如何發展。 “有人懷疑這種情況是否會持續下去。在六個月內不會搬遷工廠或生產,並且削減 10%,”約翰遜先生說,他指的是特朗普上週就 4 月份訪問北京發表的評論。企業,尤其是大企業,已經找到了應對中美之間不穩定局勢的方法,通過與越南等鄰國的工廠合作或在中國境外建立自己的工廠來實現供應鏈多元化。在越南南部,隨著對中國替代工廠的需求大量湧入,胡志明市湧現了數十個新工業園區。河內美國商會執行董事亞當·西特科夫(Adam Sitkoff)表示:“我認為你不會看到企業離開越南、印度和其他國家返回中國。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許多小公司缺乏實現供應鏈多元化的資源。特朗普和習近平之間的休戰將為那些規模太小而無法在其他國家談判新工廠交易並依賴中國工廠進行高科技工作的公司帶來一些緩解。 “這是一個奇怪的慶祝時刻,”帕特里克·宋(Patrick Sung)說,他在波特蘭的 Allitra 公司幫助美國公司在亞洲尋找製造商。在談到美國最近達成的一項降低中國進口關稅的協議時,他表示:“百分之十不是小事,它實際上使中國對我們所有客戶來說便宜了百分之十。”


已发布: 2025-11-02 10:01:00

来源: www.ny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