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遊戲治療社會科學碩士課程 仁大培養專業治療師
首創遊戲治療社會科學碩士課程 仁大培養專業治療師
遊戲對兒童心理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兒童選擇玩具的偏好,是否能反映內心的情緒?愛玩槍、刀等玩具是否意味著防禦心理?在遊戲中過度幻想、脫離現實,是否表示孩子出現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通過遊戲治療尋找。遊戲治療師通過孩子的遊戲行為,幫助他們解決情緒和行為問題。然而,香港的註冊遊戲治療師不足百人,無法應對日益增長的需求。香港樹仁大學(仁大)今年率先開設全港首個「遊戲治療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專門培訓有志從事兒童心理輔導的專業人士,致力於為孩子提供遊戲治療服務。
什麼是遊戲治療? 遊戲治療是一種通過遊戲幫助兒童表達內心感受的治療方式。它可以用來處理兒童的情緒、行為發展以及適應問題。遊戲治療的主要對象是4至12歲的兒童,包括特殊學習需求(如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讀寫障礙)、殘疾(如聽障、視障、肢體障礙)及精神健康問題(如自閉症、抑鬱、焦慮等)。此外,經歷家庭變故或生活重大變遷的孩子也可以從遊戲治療中受益。
遊戲治療的理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初,由奧地利心理學家Sigmund Freud研究提出。他的女兒Anna Freud則進一步將遊戲引入兒童心理治療,並由美國心理學家Virginia Axline發展成「以兒童為中心的遊戲治療」。如今,遊戲治療已成為全球廣泛應用於兒童心理治療的有效方法之一。
香港遊戲治療的發展 遊戲治療在香港已有超過20年的發展歷史,但早期僅限於短期課程或心理學科目中的一部分。樹仁大學輔導與心理學系講師郭燕玲表示,香港目前尚未設立遊戲治療師的註冊制度,大多數治療師都是通過國外協會認證。目前,香港擁有相關專業資格的治療師不足百人,無法滿足需求的快速增長。郭老師期望有志者可以通過專業培訓,為更多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幫助。
遊戲治療的實踐 在遊戲治療過程中,治療師會通過觀察孩子在遊戲中的行為,理解其內心世界。遊戲室內所有的玩具都是精心挑選的,從家庭場景的烹飪玩具到鼓勵創意表達的繪畫工具,無一不提供孩子自由表達情緒的機會。
遊戲治療過程中的關鍵步驟 治療開始前,治療師會與家長、老師等人進行充分溝通,了解孩子的背景。郭老師指出,孩子的行為問題往往與家庭環境有很大關係,因此父母的支持尤為重要。遊戲室內的活動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空間,治療師尊重孩子的隱私,但同時也會與家長積極溝通,協助他們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長。
在治療過程中,每次遊戲治療約45分鐘,孩子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通過這些遊戲表達自己的情緒,治療師則會在過程中觀察並提供支持。
遊戲治療的目標是幫助孩子在遊戲中建立自信、表達情感,最終實現內心的成長與突破。隨著香港首個「遊戲治療社會科學碩士」課程的開辦,未來將會有更多專業治療師投入這一領域,為更多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