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第三季度財報的 5 大要點,包括馬斯克關於 1 萬億美元支出的激烈言論| mtgamer.com
Tesla's Q3 profits missed expectations, but revenue hit a record high with strong deliveries. MANDEL NGAN/AFP via Getty Images

特斯拉第三季度財報的 5 大要點,包括馬斯克關於 1 萬億美元支出的激烈言論

特斯拉公佈的第三季度盈利結果好壞參半。利潤和調整後每股收益低於華爾街預期。然而,特斯拉第三季度的收入創下歷史新高,並超出了該公司在該季度交付創紀錄數量的車輛後的預期。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周三在電話會議上討論了特斯拉未來的發展方向、Optimus 的推出以及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的 1 萬億美元薪酬方案。特斯拉股價因錯過財報而下跌,財報期間該股又下跌約4.5%。盤後交易。以下是特斯拉此次電話會議的五個要點: 1. 強調自主性。馬斯克在電話會議開始時重申了他對特斯拉的明確目標:完全自動駕駛。馬斯克在開場白中表示:“隨著我們將人工智能帶入現實世界,特斯拉正處於關鍵的轉折點,我們的戰略也在不斷向前發展。” “我認為重要的是要強調特斯拉是現實世界人工智能領域真正的領導者。”這位首席執行官表示,FSD 和機器人出租車將改變交通行業,他“100% 有信心”公司能夠以“遠高於人類的安全水平”解決全自動、無人值守駕駛的問題。馬斯克補充說,有數十億輛特斯拉汽車能夠通過軟件更新成為全自動駕駛汽車,他計劃“合理地”盡快擴大生產。馬斯克估計,到今年年底,奧斯汀的大部分地區將擁有沒有安全駕駛員的機器人出租車,並且到今年年底,機器人出租車將在“八到十個地鐵地點”運營,包括內華達州、佛羅里達州和亞利桑那州2。討論薪酬方案 特斯拉首席財務官 Vaibhav Taneja 在財報電話會議結束時敦促股東對馬斯克提出的 1 萬億美元薪酬方案進行投票。相關故事 《商業內幕》講述了你想知道的創新故事 《商業內幕》講述了你想知道的創新故事 馬斯克還用一些嚴厲的言辭回應了那些質疑他薪酬的人。在周三的電話會議即將結束時,馬斯克將批評他在特斯拉提出的薪酬方案的兩家主要代理公司、國際空間站和格拉斯劉易斯稱為“企業恐怖分子”。 “他們過去提出了很多糟糕的建議,如果這些建議被採納,將對公司的未來造成極大的損害,”馬斯克說。馬斯克2018年提出的550億美元薪酬方案於2024年被特拉華州法官推翻。 9月,特斯拉董事會向馬斯克提供了價值高達1萬億美元的薪酬方案。要獲得這筆補償,馬斯克必須在 10 年內實現某些目標,包括汽車送貨、機器人出租車和機器人送貨的目標。股東定於 11 月 6.3 日召開的會議上對新的薪酬方案進行投票。馬斯克調侃 Optimus V3 馬斯克表示,該公司的目標是在 2026 年 2 月或 3 月推出最新版本 Optimus 的原型。 “他甚至不會看起來像一個機器人;它看起來會像一個穿著機器人套裝的人,”他說。然而事實證明,大規模製造人形機器人來打開全球經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正在與 Optimus 合作解決技術和後勤問題,這些問題迫使工程師在周五和周六舉行長達數小時的會議。馬斯克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創造人形機器人手臂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程挑戰”。鑑於人形機器人也是一個新興行業,首席執行官補充說,進入大規模生產本身就是一個障礙。 “所以對於汽車來說,你有一個現有的供應鏈,”他說。 “有了計算機,就有了現有的供應鏈。而有了人形機器人,就沒有供應鏈了。”這位首席執行官表示,特斯拉計劃在 2026 年底前建立一條能夠生產 100 萬台 Optimus 機器人的生產線。與三星的新芯片協議特斯拉利用與三星和台積電 (TSMC) 的雙重合作夥伴關係來製造下一代 AI5 自動駕駛計算機芯片。今年 7 月,馬斯克宣布與三星達成 165 億美元的交易,利用這家韓國公司在德克薩斯州泰勒建造的新製造工廠。特斯拉的長期合作夥伴台積電也將參與與三星特斯拉的新芯片製造合同。馬斯克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為其亞利桑那州工廠的芯片生產做出貢獻。 “我們的目標,顯而易見的目標,是讓 AI5 芯片供應過剩,”他說。這位首席執行官表示,由於特斯拉對硬件和軟件堆棧保持嚴格控制,因此 AI5 芯片將比 AI4 芯片好 40 倍。解決關稅影響關稅仍然是特斯拉的一個擔憂,特別是在其能源存儲業務方面。特斯拉首席財務官 Taneja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另一件需要記住的事情是,鑑於競爭和關稅的加劇,我們看到了這項業務的逆風。第三季度關稅對這兩項業務的總影響超過了 4 億美元,這些影響通常由它們平分,服務和其他服務持續顯示出顯著改善。”特斯拉週三在財報中表示,“由於貿易、關稅和財政政策的變化,該公司面臨著“短期不確定性”。關稅。


已发布: 2025-10-23 03:36:00

来源: www.businessinsid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