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火災前官員已收到警告一年多
在一場大火吞噬香港一座高層建築群的一年多前,居民們向官員通報了那裡的一個翻修項目可能存在的消防安全違規行為。本週,他們最擔心的事情在香港歷史上最致命的大火中成真了。週三發生在宏福苑的火災,這是一個擁有約 2,000 套公寓的住宅區,截至週五統計,已造成至少 128 人死亡,78 人受傷。大約200人下落不明。目前尚不清楚是什麼引發了這場猛烈的大火。但當調查人員仔細檢查建築物燒焦的外殼以尋找證據時,他們正在詢問疏忽是否造成了破壞。調查人員將重點放在翻修工程所用建築材料的質量上,例如覆蓋竹腳手架的網,以防止物體掉落到路人身上,以及安裝聚苯乙烯泡沫板以防止窗戶玻璃破裂。早在 2024 年 9 月,該莊園的居民就向市政府提出了對這些材料的擔憂。他們寫信給市政府根據《紐約時報》查看的居民電子郵件,該市勞工部表示,這種網可能是易燃的。土木工程師出身的活動人士 Jason Poon Chuk-hung 與居民一起提出投訴,他們還對泡沫板表示擔憂。週五,市政府官員告訴記者,泡沫板高度易燃,導致火勢以可怕的速度蔓延。負責監督工作場所安全問題的勞工部起初錯誤地駁回了這一說法。該部門在一份聲明中承認,居民對網的擔憂,聲稱沒有關於在腳手架上使用易燃材料的規定。隨後,勞工部援引承包商 Prestige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提交的文件,告訴居民施工現場的材料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勞工部在給《泰晤士報》的聲明中證實,已收到居民對建築網的投訴。該公司表示,自 2024 年 7 月以來,已對宏福苑進行了 16 次檢查,最近一次是在火災發生前一周。該部門表示,該部門發現了多項違規行為,並警告承包商現場工作條件不安全。該部門沒有回答有關其發現的違規行為的問題。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在宏福苑火災發生前,已對宏福苑發起了三項“檢控”,並發出了六項“敦促改進”的通知,但沒有提供細節。 此前,官員們曾表示,該建築群腳手架的防護網可能不符合消防安全標準,該標準要求所有腳手架蓋均採用能夠減緩火勢的材料製成。然而,週五,他們表示,根據初步測試,網絡符合該市的法規。他們沒有提供細節。他們說,大火使建築物內的溫度高達華氏930度,點燃了竹腳手架,竹腳手架倒塌並堵塞了消防通道。警方逮捕了承包商的兩名董事和一名顧問,指控他們犯有過失殺人和重大過失,並查獲了包括招標文件、電腦、電話和承包商員工名單在內的證據。週五,反腐敗機構又逮捕了八人,其中包括四名顧問,三個腳手架工程的分包商和一個中介機構。 上個月,當香港市中心的華懋大廈起火時,宏福苑的一些居民向臉書群組表達了他們的擔憂。消防員在那棟大樓裡發現了與他們大樓裡使用的類似的網和竹腳手架。 “每個人在冬天都必須格外小心火災,”一位居民寫道。 “外面有很多易燃物品。”“他們拒絕了”大樓的翻修工程從去年夏天開始。它的八座塔樓於 1980 年代初竣工,目前正在進行維護,以遵守政府要求對 30 年以上建築進行維修的規定。翻修工程最初預計耗資近 4,000 萬美元,主要由當地近 2,000 戶家庭承擔。 2004年在香港註冊成立的Prestige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贏得了這份合同。但一些居民擔心承包商抬高了成本,同時又損害了安全。據勞工處和潘先生稱,他們於 2024 年 9 月向勞工處提出投訴,即腳手架搭起兩個月後。潘先生說,他們對覆蓋窗戶的泡沫板提出了投訴。香港工程師學會建築分部前主席托尼·扎 (Tony Za) 表示,這些泡沫板在建築工地用於隔熱、填充空隙和作為臨時保護。他說,在這起案件中,不清楚的是承包商使用的材料的等級。網上分享的圖片和對居民的採訪顯示,宏福苑的許多窗戶完全被這種材料密封。在一棟大樓裡,警方發現每層電梯大堂的窗戶都被泡沫板覆蓋。 78歲的居民劉裕紅說,由於泡沫板的存在,人們在火災發生時無法看到窗外,也無法意識到自己處於危險之中。另一個爭議點是建築物周圍搭建的腳手架上的網。起初,該部門錯誤地告訴居民,現行法規“不涵蓋腳手架網的阻燃標準。”感到沮喪的是,居民們聯繫了潘先生,潘先生經營著一個名為 Chinat Monitor 的非營利組織,該組織跟踪該市建築行業的腐敗指控,並遊說政府加強監管。潘先生的原因之一是易燃網,這在香港構成了一個特殊的風險,因為建築物彼此非常接近,風很容易使火勢蔓延。他說,宏福苑等住宅區的居民往往年紀較大,逃生安全或聽到火警警報的能力較差。出於對老年居民的關心,潘先生表示,他一直在努力提高人們對此類問題的認識。他甚至親自檢查建築工地,有時會切斷防護網並將其點燃,以證明這些材料違反了安全規定。潘說,大約一年半以來,他一直在敦促市政府官員關注這個問題。他說:“但他們拒絕了。”當宏福苑的居民來找他時,潘先生急切地接手他們的案子。他訓誡勞工處官員誤報了建築工地的火災風險,並向他們指出了他們錯過的適用條例。後來,勞工處糾正了潘先生指出的錯誤,承認其對投訴的回應“不明確並造成誤解”,該部門在發給《勞工處》的電子郵件聲明中說。不過,根據《紐約時報》看到的電子郵件,它沒有發現一些居民擔心的網絡問題。工作人員審查了承包商提交的質量證書,該公司在 12 月份給居民的書面答復中表示,其結果符合該市的標準。一位官員在電子郵件中寫道:“如果發現任何違反職業安全和健康法律的行為,我們將採取行動。”這一發現似乎依賴於承包商自己提交的材料。該部門沒有回答是否進行了自己的測試來驗證材料質量的問題。建築專業人士表示,在香港,此類證書的欺詐行為是一個常見問題,儘管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表明宏福建築就存在這種情況。 “承包商是否購買了與現場使用的相同材料,是另一個需要調查的問題,”香港工程師學會建築分部前負責人扎先生說。
已发布: 2025-11-28 15:59:00
来源: www.nytime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