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都有小“泡沫”——但它們無法打破股市
這是今天的早間簡報的要點,您可以註冊每天早上在收件箱中收到:將其稱為微觀狂熱市場。從人工智能支出到加密貨幣、黃金、人造肉、甜甜圈甚至保證金債務,金融市場正在冒泡。但與過去的繁榮與蕭條週期不同,今天的極端情況並沒有影響更廣泛的反彈——至少目前還沒有。市場資深人士、亞德尼研究公司總裁艾德·亞德尼 (Ed Yardeni) 稱其為“擔心泡沫的泡沫”,並認為“一切泡沫”從未發生過。相反,他看到投機資產、迷因交易和現在的數據中心股票出現了數十次小規模熱潮,但並未擾亂大盤。這是一種碎片化的熱情。投資者不是在經歷一次大的繁榮,而是在一張由較小的熱潮組成的混亂圖表中導航。任您選擇:人工智能股票、創紀錄的黃金價格、SPAC 2.0 和槓桿支持的交易。比特幣 (BTC=F) 從 120,000 美元左右反彈後,目前仍堅守在 110,000 美元左右,凸顯出市場既活躍又異常穩定。 2019 年 8 月 1 日,紐約市,一名交易員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開盤鐘聲中吹口香糖。 (約翰內斯·艾塞勒/法新社,蓋蒂圖片社)·約翰內斯·艾塞勒,蓋蒂圖片社 而且,正如亞德尼提醒我們的那樣,我們以前看過這部電影。 “一切泡沫”的說法首先始於珍妮特·耶倫 (Janet Yellen) 的領導下,並在 2020-2021 年大流行時期的刺激計劃中獲得了勢頭;這一時期也引發了激烈但短暫的猜測。 (想一想:愚蠢的錢、GameStop、模因股票熱潮。)這些過度行為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它們都沒有引發金融災難或衰退。同樣的情況可能再次出現:泡沫破滅,但歷史表明,這次反彈往往會為下一次反彈留下沃土。這次的背景也不太破舊。庫存處於創紀錄水平。美國實際GDP創歷史新高。除了 2020 年初因疫情而實施的為期兩個月的封鎖之外,美國已經有 16 年沒有出現正式的經濟衰退了。高盛在一份新報告中也採取了類似的立場,詢問人工智能是否正在進入泡沫領域。高盛策略師埃里克·謝里丹(Eric Sheridan)和卡什·蘭根(Kash Rangan)警告稱,人工智能領域正在以“週期性”方式增長,大型科技公司相互購買和投資。 “循環讓我感到緊張,”謝里登說。 “這是當今時代與互聯網泡沫兼容的另一個例子。”但押韻並不意味著重複。 Sheridan 和 Rangan 強調,現在已經不是 1999 年了,當今的科技公司都是頂尖的。 Nvidia (NVDA) 等芯片製造商以及微軟 (MSFT)、Meta (META)、Alphabet (GOOG) 和亞馬遜 (AMZN) 等超大規模企業正在產生大量現金流,向股東返還資本,但其交易價格仍遠低於互聯網時代的極端水平。
已发布: 2025-10-24 12: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