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矽谷對邏輯的痴迷正在打破世界
![]()
花點時間思考一下 100 年前,也就是 1913 年去世之前,摩根大通 (J.P. Morgan) 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他是鐵路、汽車和電力等新技術的精明投資者,也是早期採用者,在家中安裝了第一台發電機。今天我們可以稱他為技術樂觀主義者。他幾乎無法想像未來的黑暗日子:兩次世界大戰、大蕭條、種族滅絕、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崛起,以及十年的冷戰。如果他能活著看到這一點,他可能會問為什麼儘管科學技術取得瞭如此多的突破,但一切卻如此糟糕。今天我們正處於類似的時刻,與 1920 年代有令人不安的相似之處,包括範式轉變的技術、對移民的反抗、全球化、收入不平等,甚至全球流行病。現在和那時一樣,我們所做的選擇將塑造我們未來幾十年的未來。我們需要那些創造未來的人紮根於我們生活的世界。這是錯誤的。創建理性宇宙 20 年代,柏林和維也納的一群知識分子,就像當今矽谷的許多數字專家一樣,對工程思維著迷。此時,摩根投資的技術已經開始改變世界。像笛卡爾一樣,三個世紀前他們相信邏輯和理性應該統治人類事務。他們的讚助人是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他們的聖經是他的《邏輯哲學論》,它描述了一個由“原子事實”組成的世界,這些事實可以組合起來創造“事態”。他有一句著名的結論:“不能談論的事情必須保持沉默”,這意味著任何不能以邏輯形式表達的事情都必須被忽略。知識分子將他們的運動稱為邏輯實證主義,並以驗證原則為基礎。只有可驗證的主張才會被認為是重要的。所有其他言論將被視為愚蠢的言論和胡言亂語。基本上,如果它不適合所有實際目的的算法,它就不會存在。不幸的是,就像今天的矽谷居民一樣,邏輯實證主義者的旺盛信心掩蓋了嚴重的問題。事實上,當柏林和維也納的知識分子試圖將社會科學置於更加邏輯的基礎上時,邏輯本身正在經歷一場根本性的危機,威脅到整個實證主義項目。危機的核心是所謂的“羅素悖論”,它引發了奇怪的、矛盾的陳述,例如:“理髮師給城裡每個不給自己刮鬍子的人刮鬍子。”假設存在這樣一個理髮師,而你卻陷入了困境。這看起來像是一個小技術錯誤,但實際上是一個需要修復的基礎裂縫。破碎的邏輯 大衛希爾伯特,他那個時代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提出了一個解決根本危機的計劃。它坐落在三根柱子上。首先,有必要證明數學是完整的,因為每個陳述都可能是正確的或錯誤的。其次,數學必須被證明是一致的,不允許有任何矛盾或悖論。最後,所有的陳述必須是可計算的,即給出明確的答案。吉爾伯特和他的同事比大多數人預期的要早得到答案。 1931 年,就在希爾伯特概述其綱領 11 年後,25 歲的庫爾特·哥德爾發表了他的不完備性定理。這一結果震驚了數學界。哥德爾表明,任何足夠強大的邏輯系統都可以是完整的或一致的,但不能兩者兼而有之。簡而言之,哥德爾證明了每一個正式系統最終都會崩潰。它將包含系統本身無法證明的真實陳述。邏輯將永遠受到限制,實證主義者的希望將不會實現。你無法建立一個基於本身不完整的邏輯系統的社會。無論好壞,世界仍將是一個混亂的地方。然而,邏輯崩潰的後果卻與任何人預想的完全不同,而且更加奇怪。 1936年,基於哥德爾的證明,艾倫·圖靈發表了自己關於希爾伯特可計算性問題的論文。和奧地利人一樣,他發現所有的問題都是無法估量的,但也有積極的一面。作為證明的一部分,他描述了一台能夠計算任何可計算數字的簡單機器。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圖靈機開創了數字計算的新時代。這些機器的設計初衷是它們最終都會失敗,但事實證明,只要我們接受它們的本質——不完美的機器,它們就非常有用。事實證明,為了解決重大而重要的問題,我們往往需要首先放棄我們的幻想。建立住房心態 實證主義項目的核心是理性主義假設,即我們可以通過純粹、無懈可擊的邏輯克服人性的缺點。然而,事實恰恰相反。 20世紀30年代和1940年代,自稱更“科學”的意識形態興起,卻看到世界陷入戰爭和種族滅絕的深淵。此後,在廢墟和恐怖之中,必須恢復和平。反過來,這需要思考如何以及以什麼方式。正是在這一時期,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寫下了《住宅思維的建構》一文,他在文中認為,為了建造世界,我們必須知道生活在其中意味著什麼:“建築和思考,各有其獨特的方式,對於生活來說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只要每個人各司其職,互不傾聽,這兩者對於生活來說都是不夠的。如果建築和思考都屬於住宅,如果它們保持在自己的界限之內,那麼他們就能夠傾聽。意識到兩者都來自於長期經驗和持續實踐的工作室。”當您嘗試瀏覽基於人工智能的客戶服務系統或機場酒吧的自助服務菜單時,您會感受到這種感覺。當我 2003 年和 2004 年住在莫斯科時,我不斷地被提醒著,這座城市不是為生活而創建的,而是為了其他東西。在一個專門為思考而建造、與住房分離的世界裡,有一些不人道的東西。像蘋果公司、皮克斯公司和巴塔哥尼亞公司一樣,它們能夠如此深入、始終如一地協調建築、住房和思維,並獲得如此多的熱愛,因為那些看似為我們建造的東西驗證了我們作為人類的價值。有一次,在討論對難民的互聯網服務收費多少時,她描述了一位高級領導人在意識到難民營居民沒有工作時的驚訝。今天,我們越來越生活在一個直觀抽象的世界中,塑造我們生活的技術深深植根於無法直接體驗的量子力學和自然選擇等概念。對於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學和量子計算等下一代技術尤其如此。當你設計物理世界時,比如建造一座橋樑,如果建築和思維與住宅不協調,就會產生自然的反饋。人們可以到達他們想要的地方,也可以到達他們想要的地方。景色要么美麗,要么醜陋。我們注意到了這些缺點,即使不是立即註意到,但它們是可以糾正的。但在直觀抽象的世界裡,一切都不是那麼具體。社交網絡,我們的聊天機器人可以改變我們的心理,我們的基因組可以被設計為以新的、不同的方式與環境互動,而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隨著技術變得更加強大,善惡的可能性也在增加。這要求我們不僅要小心謹慎,還要保持聯繫——不僅要思考和建設,還要生活。我們應該對那些向我們兜售完美邏輯思想的人表示懷疑;它們不僅不完整,而且不人道。在某些時候,有些東西必須打破。 Fast Company 世界變革創意獎的截止日期是太平洋時間 11 月 14 日星期五晚上 11:59。立即提交(tagsToTranslate)大型科技(t)工程(t)邏輯(t)矽谷。
已发布: 2025-10-29 09: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