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投資者在九月季度增加了國有銀行的持股。聰明的資金押注於退出嗎?
外國機構投資者 (FII) 在 2025 年 9 月的季度悄然增持了大多數國有銀行的股份,表明人們對印度公共銀行業重燃信心。隨著 Nifty PSU 銀行指數 10 月份上漲近 9%,從巴羅達銀行到印度國家銀行的幾乎所有主要 PSU 銀行都出現了購買增加的情況。季度持股數據顯示,2025 年 6 月至 9 月期間,FII 增加了對幾乎所有主要 PSU 銀行的投資。 Baroda 銀行的 FII 股票從 8.08% 上漲至 8.71%,而 Canara Bank 上漲 0.51%。增至11.89%。印度銀行是增長最快的銀行之一,外資持股比例從 3.53% 上升到 4.24%,增長了 0.71 個百分點。小型銀行中,馬哈拉施特拉邦銀行 (Bank of Maharashtra) 的 FII 股價上漲 0.46 點,至 2.35%;印度海外銀行 (Indian Overseas Bank) 上漲 0.23 點,至 0.31%。印度最大銀行印度國家銀行的外資持股比例從9.32%增至9.57%,印度聯合銀行的外資持股比例從7.70%增至7.86%。然而,一些名字扭轉了這一趨勢。儘管印度儲備銀行和旁遮普信德銀行分別小幅下跌 0.09%,但 UCO 銀行的 FII 持有量仍穩定在 0.13%。 40 億美元催化劑 FII 重新提出興趣之際,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政府可能將 PSU 銀行的外資持股上限從目前的 20% 提高到 49%。如果獲得批准,此舉可能會引發數十億美元的被動資金流入,並重塑該行業的投資者基礎。據 Nuvama 機構股票稱,這樣的政策變化可能會為 PSU 貸方釋放高達 40 億美元的資金。 Nuvama 表示:“如果這一進展屬實,那麼在預計有如此巨額資金流入的情況下,PSU 銀行可以輕鬆恢復 20-30%。”該券商估計印度國家銀行可能吸引約22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其次是印度銀行(4.59 億美元)、巴羅達銀行(3.62 億美元)、旁遮普國家銀行(3.55 億美元)、卡納拉銀行(3.05 億美元)和印度聯合銀行(2.94 億美元)。路透社最近的一篇報導稱,財政部正在與印度儲備銀行進行談判,允許外資直接持有國有銀行高達 49% 的股份,而政府則保留至少 51% 的股份。努瓦馬錶示:“從被動流動的角度來看,如果發生變化,關鍵影響將通過 MSCI 指數體現。”他補充說,任何調整都可能“在多個審查週期內分階段實施”。受到技術動力和資產負債表基本面改善的支撐。 Nifty PSU 銀行指數 10 月份收於 8184.35,高於 9 月底的 7526.75。 10 月 31 日,國有銀行股擴大漲幅,聯合銀行 (Union Bank) 上漲近 5%,卡納拉銀行 (Canara Bank) 上漲高達 2.4%,因為交易員押注 FII 限額更高以及行業重新評級的可能性。 Kotak Mahindra AMC 的 Shibani Sircar Kurian 表示:“PSU 銀行內部有一些選擇,其中一些較大的 PSU 銀行更有能力從信貸增長的增加中受益,尤其是在零售方面和零售方面。隨著存款成本開始以較低的資金成本發揮作用,利潤率正在觸底,而那些擁有更好零售負債特許經營權的銀行處於有利地位。” Master Capital 的 Vishnu Kant Upadhyay 指出,“幾家主要 PSU 銀行表現出看漲的價格結構”,並補充道:“一些銀行也出現了新的資金流出,表明有可能創下新的歷史高點。”他表示,任何短期回調都可能是“中長期積累的機會”。並非所有人都認同這種熱情。一些分析師警告稱,漲勢可能不會持續超過短期。 Emkay Global 的 Seshadri Sen 警告稱:“PSU 銀行將在 2026 財年表現強勁,但預計這一勢頭將在 2027 財年消退。” Sen 表示:“有吸引力的估值不會產生長期影響,因為它們會引發重新評級,我們認為沒有理由進行長期投資。”他表示,“如果長期債券收益率上升,即使是 26 年下半年的短期交易也會面臨風險,如果稅收不足,這種情況確實有可能發生。”目前,9 月份季度數據清楚地表明了一件事:FII 正在穩步重建對印度國有銀行的投資。這種平靜的積累是否會轉變為可持續的上升趨勢可能取決於政府的下一步政策舉措。以下是推動國有銀行數量增加的三個因素:(免責聲明:專家給出的建議、建議、觀點和意見僅代表《經濟時報》的觀點)
已发布: 2025-11-01 04:17:00










